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体现的是一种哲学思想——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比藏医学的五材学说——土、水、火、气、空,这些基本上都是当时生活中不必可少的物质。
  五行学说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体现。但五行学说的身世也是一个未解之谜,是哲学界、史学界和易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五行学说最主要的两大特征是五行的特性和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应用于哲学、中医学、占卜等方面,如果将“阴阳学说”比作是建筑物的根基,那么“五行学说”就是支撑整个建筑结构的框架。《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传统医学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分别归纳为五大类,比如肝在五行为木,由于“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与表示愤怒的情志相似;自然界的“木”是青色,故青色属肝,临床中见到面为青色,多推断为肝脏患病;肝开窍于目,眼泪即为肝之液……依此类推,建立了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