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国际频道报道《走遍中国》5集系列片《永不停歇的疫战》
 中文国际频道报道《走遍中国》5集系列片《永不停歇的疫战》  BTV《今日京华》对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进行全面报道
 BTV《今日京华》对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进行全面报道  私人博物馆寻宝-百年老号话"养生"
私人博物馆寻宝-百年老号话"养生" 立足"四早"积极预控夏季手足口病传染
立足"四早"积极预控夏季手足口病传染 北京市政府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北京市政府部署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首家民营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室成立
 首家民营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室成立  老外们在御生堂:看中医展、学武术、练气功
 老外们在御生堂:看中医展、学武术、练气功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应邀参加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扩大会议 暨2019年北京地区博物馆新春联谊会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应邀参加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扩大会议 暨2019年北京地区博物馆新春联谊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暑期实践团代表参观调研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暑期实践团代表参观调研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  西城法院服务中心到御生堂博物馆看什么?
 西城法院服务中心到御生堂博物馆看什么?  地坛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及实习学生参观御生堂博物馆
 地坛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及实习学生参观御生堂博物馆  博物馆迎来第一个集体参观的党支部全体党员
 博物馆迎来第一个集体参观的党支部全体党员  江西省上饶市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代表团莅临御生堂参观调研
 江西省上饶市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代表团莅临御生堂参观调研  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业委员会一行莅临调研
 中国文物学会民族民俗文物专业委员会一行莅临调研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是北京首家民办中医药博物馆,原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丰台南路,后迁址至昌平区北七家镇王府公寓院内,2003年对外开放。
     它承载着御生堂老药铺近400年的历史,创立之初一直着重于整理御生堂老字号自己的历史资料,但在近万件的藏品中有一大批其他各个知名老字号的东西。在众多民俗文博专家的建议下,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遂肩负起了传承中国医药理论精髓、保护收藏中医药历史文物的历史重任,馆藏范围也由此扩大到涉猎所有药铺老字号乃至中医中药历史文物、资料等领域,成为了今天中国国内三大中医药博物馆之一。
   在博物馆内,由乾隆帝御笔亲题的“御生堂”牌匾依稀可见药铺当年全盛时的辉煌,而手捧灵芝的明代神农雕像,生了锈的铁钩挂着木色斑驳的幌子,老式药柜上立着的药王像,柜台上摆着出诊用的木药箱……按照当时的旧貌陈列的御生堂曾使用的各种金银药器、老药柜、老账本和御生堂当年使用的带有甲骨文字的龙骨和熊胆、红珊瑚、龙骨、犀角等珍贵药材,让你体会穿越时空的感觉,重回到数百年前,感受到当时老药铺前人来人往、生意红火的景象。甚至还可以从御医所开药方,看到御医为皇帝看病的全过程,以及施药过程中皇帝病情变化。   在博物馆内,可以从《内经》时代的九针、砭石到宋代的黑釉大药缸,再到明清老药铺医方广告包装,感受中医的源远流长;从带有甲骨文的龙骨、汉简、给同治皇帝开的宫廷御方到有百年历史满墙的老草药标本,体会这些绝世珍品显现的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其他诸如良渚文化时期的玉针、辽代用于包针筒的手帕,有着300年历史的灵芝,清代太医院按摩器、清代医用藏冰箱等,还有清代名医劳徵、有“江南药王”美誉的胡庆余堂、民国时期京城“四大名医”之首施今墨等人使用过的医案及御生堂、同仁堂、鹤年堂和胡庆余堂的药目药方和各种朝代的药缸、药勺、药杵等各种中药用具……是他们承载着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也显现了华夏中医药的神奇。
